肥胖导致一系列都市病

时间:2017-06-17 12:15:00 魔新豆网

  目录:

  第一章:肥胖导致一系列都市病

  第二章:美国专家推出饮食控血糖妙招

  第三章:食用盐碘含量新标准实施

  肥胖不但影响美观,还会带来一些疾病,最新的数据报告,肥胖还与都市病有着不忽视的关系。那么肥胖都会引发哪些都市疾病呢?如何预防这些肥胖都市病?

  肥胖导致一系列都市病

  吃饱了,穿暖了,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人们理应过得更健康幸福。然而,城市中的空气污染指数增高、交通拥堵,日常生活的作息失调、久坐不动,以及为了房子、车子、孩子,不得不努力赚钱形成的压力……所有这些,正在成为都市人患病的源头。

  发人深省的一组数据

  所谓都市病,其实并非都市人独有。除去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只要是现代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如久坐引发的骨骼病变,饮食、运动不当引发的血糖、血脂异常,压力导致的心理疾病等,都可以算作都市病的范畴。正因如此,在日本,都市病又被称做生活习惯病。

  如果你还没意识到都市病带来的危害,不妨看看下面的数据:

  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简称世卫)警告,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风险,每年因肥胖而死亡的人至少280万。

  2011年,世卫和欧盟合作研究中心公布的《噪音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报告提出,成年欧洲公民因为暴露在声音污染中而每年损失了160万个健康生命年。这里所说的“健康生命年”是将死亡率与发病率结合在一起,计算出的一个人剩余健康无疾病的年份数量。

  同是2011年,世卫评估一系列危险因素对疾病负担所起的作用时发现,室内空气污染位列第八。同年,《柳叶刀》杂志发表研究称,导致心脏病发作的因素中,在污染严重的闹市骑车上班最危险。

  2009年,世卫指出,全球每年有200多万人因久坐而死亡,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70%的疾病是由坐得太久引起的。因此,世卫将久坐列为十大致死致病杀手之一。

  更早之前的20世纪90年代,英国有约占整个劳动力人口2%的人患有与工作有关的抑郁焦虑;耶鲁大学的调查显示,约有30%的美国就业人口感到“工作时非常或极端紧张”;针对日本的研究也显示:1982年因工作出现紧张等情绪的人口占劳动力的50.6%,10年后则上升至57.3%。

  在都市病范畴中,肥胖症算是比较典型的一种。在北美,肥胖以及与肥胖相关的糖尿病等,一直被列为重点防控目标。这主要是因为饮食结构不合理(美加是肉蛋奶类摄入量最高的国家),工作太忙无暇锻炼,软饮料摄入过多,以及经常吃高热量垃圾食品等引起。据统计,1985—2000年,美国7—18岁青少年中超重率增加了28倍,加拿大则有900万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

  美国胖子多并不新鲜,但现在,竟连以低肥胖率和高长寿率着称的日本人,都胖起来了。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公布的一项国民健康调查数据显示,该国20岁以上人群中肥胖者已接近三成。未来这一趋势还可能加剧,因为年轻一代中,以20—30岁女性为代表,其肥胖增长势头更猛,不到3年,就增长了6%。东京大学国际保健政策学部教授等组成的特殊研究小组经过分析推算,2007年一年内,日本人大约有10.4万人因为高血压导致脑溢血死亡。而这与肥胖、饮酒、运动不足、多盐饮食等都有关。

  由于社会风气等因素影响,日本超负荷工作的情况十分普遍。日本过劳问题研究会的报告显示,日本自杀率世界第一,其中大部分是劳动时间过长、工作压力大而造成的。据《富士物流》报报道,日本运输行业就曾因员工过劳而引发重大事故。2006年4月,日本铁路福知山线发生电车撞进大楼的重大脱轨事故,导致107人死亡,555人受伤。曾有报道指出,这一事故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司机过劳、运转失误所致。

  此外,北美男性不育症和北美男性喜穿牛仔裤,都市男性又长时间坐着工作,以及北美人习惯每天洗热水澡有关;前列腺癌高发,和北美人“拿牛奶当水喝”不无关系。

  各想办法,改变现状

  如今各国都在号召人们健康生活,多活动,控制热量摄入等,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话题。比如,在肥胖和糖尿病方面,美国糖尿病学会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举办“国家糖尿病月”活动。加拿大的糖尿病防治则被纳入医保体系管理,血液检查、化验都免费。

  对于男性健康,美国首先是加强知识普及,其次是鼓励保险机构增设相关险项。分布各地的男性健康诊所和男性健康心理辅导中心,还会提供治疗和心理辅导。

  在心理方面,加拿大是全球屈指可数的将心理与情绪辅导、心理治疗纳入健保体系的国家,只要家庭医生在治疗时认为病人存在心理、情绪问题,或病人自己觉得有问题,就可以被安排去看心理医生。日本更是设有一条防过劳死110全国免费电话,由全国的律师、医疗机构等联合提供咨询服务。日本心理学家还设计了专门用来减轻个人工作压力度的表格。医疗机构则专门开设解压门诊,施行音乐疗法、芳香疗法、笑疗等。

  此外,日本设立有生活习惯病预防协会。该协会把每年2月定为全国生活习惯病预防月,每年制定一个目标和口号,并举办多种讲座和宣传活动等。比如今年的口号是“少酒”,健康月的主题是酒精和健康生活。

  总之,都市疾病已引起各国的重视。对抗都市病,正在进行中。

  美国专家推出饮食控血糖妙招

  控制饮食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方面,贵在坚持。糖尿病患者了解一些控制血糖的妙招,更有帮助。美国《预防》杂志最新载文,刊出美国医学专家罗伯特·汤普森博士总结出的有助于控制血糖的7个简单饮食变化。

  1.饭前10—30分钟吃点含脂肪零食。

  【原因】增强和延长饱腹感。脂肪食物有助于刺激幽门瓣收缩,降低消化速度。饭前摄入1茶匙脂肪(相当于一把坚果或者一片奶酪所含脂肪量)即可起到这种作用。

  2.先吃沙拉,再吃饭。

  【原因】沙拉有助于吸收淀粉和糖。来自豆类、胡萝卜、苹果和橙子等食物的可溶性纤维进入肠道后会像海绵一样膨胀,其分子空隙可吸收淀粉和糖类。进而使葡萄糖缓慢进入血液,身体无需产生太多的胰岛素予以应对。在吃主食之前,吃沙拉最好。

  3.饭前吃点醋。

  【原因】醋可减慢淀粉转化成糖的过程。醋中所含的乙酸有助于使淀粉酵素(可将淀粉转化为糖的一种酶)失效。醋还可以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新陈代谢。建议饭前喝1茶匙醋,或者在沙拉中加点醋,也可以在肉类或蔬菜上加点醋。

  4.一定要吃些蛋白质。

  【原因】身体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虽然蛋白质不含糖,但是却会引发“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FpIR)”,防止血糖猛升,降低身体消化一餐饭所需的胰岛素总量。所以每餐最好能吃点肉。

  5.选择稍微煮熟过的蔬菜。

  【原因】稍微煮过的蔬菜比烧烂的蔬菜消化更慢些。水果和蔬菜都含有可溶性纤维,蔬菜比水果更好,因为其纤维多而糖分少。但是蔬菜不宜烧得太烂。稍微煮过的蔬菜可以延长消化时间,增强饱腹感。

  6.正餐喝1杯红酒。

  【原因】肝脏不会产生足够多的葡萄糖。吃饭喝1杯酒(红酒、啤酒和白酒等都可以),有助于暂时控制肝脏将脂肪和蛋白质转化为糖,可使血糖水平降低大约25%。但是,糖尿病患者饮酒过多会导致低血糖症。另外,尽量避免鸡尾酒,因为其中含有一定的糖分。

  7.只限饭后吃点甜食。

  【原因】上述各条。空腹吃糖果等甜食,很容易导致血糖骤然升高。但是饭后吃甜食,由于脂肪、可溶性纤维、蛋白质和醋等食物的缘故,身体吸收会更慢,不会导致血糖骤升。

  食用盐碘含量新标准实施

  从3月15号开始,国家新的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开始实施,提供了三种标准,允许各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北京选择了其中25毫克/千克的均数标准,作为本市的食用盐碘含量标准。针对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需人群,本市将提供碘含量均数为30毫克/千克的孕妇专用盐,比一般碘盐的碘含量更高。

  我国是受碘缺乏病威胁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除上海市外,全国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有不同程度的碘缺乏病流行。1993年,我国全面启动了以普及碘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达到了省级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

  我国于1994年第一次确定的食用盐碘含量的标准是:碘盐含碘浓度(以碘离子计)加工为50毫克/千克,出厂不低于40毫克/千克,销售不低于30毫克/千克,用户不低于20毫克/千克。随后,我国在1996年对盐碘含量规定不得超过60 毫克/千克的上限值。2000年,盐碘含量标准下调至加工为35毫克/千克。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饮食习惯差异较大,食盐的摄入量区别较大,不同地区人群尿碘水平高低不一,统一的盐碘含量标准不能满足人群需要。2011年9月,卫生部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于今年3月15日起实施。食用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由原来加工水平的35毫克/千克下调至产品水平20毫克/千克至30毫克/千克,分为20毫克/千克、25毫克/千克、30毫克/千克三种。新标准规定各地可结合本省人群碘营养水平供应一种、两种或三种碘含量的碘盐。

  北京市卫生局日前邀请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商务委、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等部门,共同研究本市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根据本市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调查结果和专家意见,本市确定选用25毫克/千克这一标准,也就是每一公斤盐平均含碘25毫克,上下浮动范围不超过18~33毫克。

  监测与专项调查数据,我国居民每日摄入的加碘食盐。如果停止食盐加碘,让居民食用的加碘食盐,将会导致人群碘营养不足的严重后果,特别是胎儿和婴幼儿会最先受到危害,缺碘将损伤其脑发育而影响我国人口素质。

  结语:生活中我们不但要注意饮食引起的肥胖,更要注意饮食引起的糖尿病,少吃高脂肪、高热量、多油的食物,尽量多食一些新鲜的蔬菜瓜果。(文章原载于《生命时报》、《扬子晚报》、《北京日报》,作者:陶短房、孙秀萍、陈宗伦、方芳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生活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文标签: